7月20日,本项研究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结果显示,单次接种该型重组新冠疫苗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89.0%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望为人体对抗新冠病毒感染提供“双重保护反应”。此前的5月22日,《柳叶刀》发表了该型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耐受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正如上文所说,此次临床试验的一个亮点是首次报道了55岁以上年长人群的免疫效果。与18—54岁年龄阶段相比,该疫苗在年长人群(大于55岁)中的免疫原性稍弱,但安全性良好。陈薇院士透露,这一点还有推进的空间。
我国新冠候选疫苗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是不良反应。5月22日《柳叶刀》结果发布后,国际上一些声音反映我国疫苗的发热率过高。进一步对比发现,产生这一反应的重要原因是各国评价标准不同:国外的发热评价标准是38.0度,而我国是37.3度,若按国外标准评判,我国发热率仅为4.8%,远低于其他候选疫苗。
陈薇补充,近期有多项研究证明,新冠肺炎可诱发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因此,关注疫苗的全身和局部免疫不良反应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疫苗对其他生理反应如糖代谢等进行关注,指导疫苗的使用和安全性。
7月9日,我国候选疫苗进入临床三期试验,武汉的一二期疫苗长期结果还在跟踪过程中。陈薇说,疫苗研发需要生物学家和产业科学家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与世界各国达成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战胜疫情。正如我国所承诺的: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中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