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家园 - 海淘GNC/高血压/糖尿病/减肥等保健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麦当劳油条检出塑化剂?这并不是我们要关心的重点!

[复制链接]

6705

主题

2万

帖子

1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1575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7 20:3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只花1分钟注册,更多海淘保健品信息等着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http://news.ifeng.com/a/20171206/53904282_0.shtml
原标题:麦当劳油条检出塑化剂?这并不是我们要关心的重点!
作者丨洪广玉
这两天,油条又成为新闻的主角了。
12月4日,上海市消保委与上海市食药监局联合发布《油条消费体察情况》,结果显示,成山路一家名为“四大金刚”的餐饮店油条铝残留超标9倍;一家上海麦当劳门店的油条被检出塑化剂(DEHP)数值为1.35mg/kg,接近于国家临时限量值的上限水平。
当晚,麦当劳发布声明称,经确认,麦当劳餐厅售卖的油条及其包装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塑化剂,请消费者放心食用,并表示将排查油条被测出塑化剂的原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食品中检出塑化剂并不稀奇
“塑化剂”这三个字在2011年的台湾“塑化剂风波”中一举成名,随后在2012年的“白酒塑化剂风波”中再接再励,巩固了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知名度。
不过,虽然这个名字不陌生,但围绕塑化剂的那些常识,可能大家都忘得差不多了。
塑化剂,通俗点讲,就是添加到塑料中,有助于塑料成型的。食品领域说的塑化剂,一般指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它细分起来有多达几十种。
塑化剂进入食品中,主要有三种渠道:
一是食品原料中带入的,比如现在很多城市周边的农田土壤,都受到了塑化剂的污染,水稻小麦等粮食就可能吸收塑化剂;
二是在食品生产加工中接触并迁移的塑化剂,比如生产中接触到的机器、设备、管道都可能有塑料部件,导致一定含量的塑化剂迁移到食品中;
三是由塑料包装中迁移到食品里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因为环境中随时都可能有塑化剂迁移到食品中,所以在食品中检出塑化剂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这些无意中“侵入”到食品中的塑化剂,其含量总是可控的,一般也不至于特别高。
但如果是人为往食品里添加塑化剂,那风险就相当大了——比如台湾塑化剂风波就是这种,其中一款产品检出塑化剂DEHP的含量达到了600ppm,相当于此次麦当劳油条检出值的600倍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非人为添加的情况下,要排查出塑化剂的具体来源也并不容易。具体到炸油条来说,除了包装,生产原料(面粉)、食用油(要看是否用塑料瓶装油)、油条全程接触到的设备都有可能是塑化剂的来源。
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食品中都可能有塑化剂。比如,根据第四军医大学和西安疾控中心2015年的一项调查,共检测了市售的40份塑料桶装食用植物油,其中有37(占92.5%)份食用植物油不同程度的检出了塑化剂;2010年,华南农业大学柳春红教授从大型超市随机采购方便面和方便米粉食品进行检测,DBP和DEHP的检出率均超过50%。
此外,如果对水源地的水进行检测,大部分情况下也会检出塑化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食品中的微量塑化剂残留不用担心
从危害上来说,因为绝大多数塑化剂都会被人体很快代谢、排掉,所以认为塑化剂的急性毒性是很低的,但对其慢性毒性还是有些担心,毒理学实验表明,它可能会有一些生殖毒性。美国环保署( EPA) 将其列为人类可能的促癌剂或致癌物质。
总的来说,食品中的微量塑化剂残留一般不值得担心,但如果是残留量太高,就要考虑食品污染问题了。
目前,各国监管部门都会制定一些措施,以控制食品的塑化剂污染问题。比如,欧盟规定DEHP和DBP这两种塑化剂迁移到食品中的量分别不允许超过1.5mg和0.3mg/kg,当然,这只是迁移量,迁移并不是暴露的唯一途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台湾塑化剂风波后,中国卫生部出一个函,规定DE-HP、DE-HP、DBP这三种塑化剂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参考值,并非标准。
而在2012年,当时的卫生部也表示,将对重点食品开展塑化剂风险监测,包括婴幼儿食品、白酒、食用油、方便食品的调料包。不过很遗憾,卫生部答应了要公布风险监测结果,但至今也没有公布。
这些生活细节,才是最大的风险
对于预包装食品,厂家一般都会从各个环节防控塑化剂的污染,相对来说没那么可怕。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更大的风险可能来自于生活中的其它方面。
根据研究,塑化剂的迁移与接触的食品基质、温度都有关系,最“喜欢”的基质有油和酒精,温度越高跑出来的越多。
所以,照此推算,风险较大的暴露途径可能有:
1、每天早上出去买早点,用塑料袋装油条、包子、煎饼的,完全符合塑料、油、温度这三者的条件组合,塑化剂迁移量绝对低不少。
2、每天吃的外卖餐盒,也符合油、温度、塑料的三者组合,但要看饭盒的材质,材质好就不用担心。
3、不合理存放的食用油,比如将食用油放在塑料瓶子里,还有光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另外,如果是儿童,则要考虑劣质玩具中迁移出的塑化剂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05

主题

2万

帖子

1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1575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20:39:35 | 只看该作者
很有趣,sina上有标题,但点开没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Michaelr的海淘家园   

GMT+8, 2024-12-27 01:11 , Processed in 0.07917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