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花1分钟注册,更多海淘保健品信息等着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https://new.qq.com/omn/20211215/20211215A03LM400.html
较真要点: “10大恶习”中的绝大多数确实是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大量饮酒、吸毒等等,但如果你看完这“10大恶习”,认为避免在闹市骑车比戒烟对健康更有益,那可就是完完全全的错误解读了。 查证者:冷哲丨生命科学科普作家 最近,有一篇标题为“最容易引发猝死的10大恶习”的文章在网络流传。说到这“10大恶习”,不知道大家此前有没有见过,在一些流传文章中它还被称为“柳叶刀发布的引发猝死10大恶习”。 图注:网络上盛传的“引发猝死的10大恶习”相关文章 图源:网页截图 通过网页搜索结果可以发现,类似的传播内容大约从2013年就开始出现了,传播平台也从早年的博客,到个人空间,再到如今的各个社交平台,经久不衰。在传播过程中,一些专业媒体也被这个打着“柳叶刀”旗号的健康忠告所骗,进行了大量转发报道。 图注:不同版本的“引发猝死的10大恶习” 图源:网络截图 在不同的流传版本中,内容和排名还经历过一番变动,比如最早的版本中认为“闹市骑车”是最容易引发猝死的,而在最近的网传图片中,这个排名从第一跌落到了第十。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柳叶刀真的发布过这样的内容吗? 一、柳叶刀确实发布过相关研究,但网传的内容存在误读 在众多流传版本中,关于“10大恶习”的来源是这样描述的:2013年6月28日的《南国健报》A23版曾刊发这样一篇报道《致猝死十大恶习排名新出炉》。该报道中称,这是不久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首次对导致心脏病发作的“最后一根稻草”做了排名。 根据这些线索,我们经过一番搜索,找到了这篇论文。 图注:论文原文,标题为“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对公共健康影响的重要性——可对比的风险评估” 图源:柳叶刀官网截图 这篇论文的题目是“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of trigger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对公共健康影响的重要性——可对比的风险评估),实际上,这是一篇关于公共风险因素中,对于心肌梗死诱因的排名。 研究者想要说明的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有很多,如体力消耗、压力事件、暴饮暴食或空气污染的增加。然而,每个触发因素的重要性和相关性都不确定。所以研究团队希望在个人和人群层面上比较这些触发因素,了解哪些因素相对更为重要。 最后,他们得到了公共因素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综合排名: 交通尾气污染(PAF值为7.4%),后面依次是用力过度(6.2%)、饮酒(5.0%)、喝咖啡(5.0%),空气污染(PM10>30μg/m3)(4.8%)、抑郁情绪(3.9%)、发怒(3.1%)、暴饮暴食(2.7%)、情绪过于激动(2.4%)、过度性生活(2.2%)、吸食可卡因(0.9%)、吸食大麻(0.8%)和呼吸道感染(0.6%)。 PAF是一个评估暴露的人群作用的非常常见的流行病学指标,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某个暴露取消,结局会减少的百分比。 可能很多人在看完这个排名之后非常不解,为什么与吸食毒品相比,交通尾气污染所占比例反而更高呢?这就是我们看原论文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该研究是从公共卫生角度,评价整个公共因素的,虽然从研究结果来看可卡因所占比例很低(原因是可卡因受到管制以及吸食者人数有限),但就吸食可卡因者个体而言,其心脏病发作危险会增加23倍。 相比之下,空气污染和汽车尾气的数值这么高,原因是暴露于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的人群更为庞大。虽然与原文中的“交通尾气污染”相比,“闹市骑车”这个表述显得有些局限和滑稽,很多人看到后也感到非常诧异,但空气质量问题确实是危及大规模人口健康的重大威胁。 总结一下,这项研究旨在通过发现公共风险来为我们的公卫政策修改提供参考,这确实对于个人心肌梗死有一定的意义,但这个排名并不是针对于个人的,不加任何解释和前提条件地把这些因素截取出来流传,就是误导人。“10大恶习”中的绝大多数确实是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大量饮酒、吸毒等等,但如果你看完这“10大恶习”,认为避免在闹市骑车比戒烟对健康更有益,那可就是完完全全的错误解读了。 另外,网传的对于柳叶刀文章的解读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这篇文章是10年前发表的,研究的数据更早,是1960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数据,选取人群大多是欧美国家50-60岁的人群,文章中的人群特征、社会环境等都与当下我国的情况差异非常大。就拿吸食可卡因和大麻来举例,我国与其他国家关于毒品的法案并不相同,在我国毒品是严令禁止的,但在美国,即使是现在,一些地区比如俄勒冈州,持有可卡因也是合法的。原研究中提到的十个因素仅能作为参考,不能全部搬来给我国人群使用。 二、真的有容易引发猝死的恶习吗?如何预防猝死? 我们通常说的猝死指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心脏血管或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酗酒、出血过敏及中毒都可导致猝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心源性猝死。柳叶刀提到的心肌梗死就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源性猝死常发于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群,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病等。大量研究发现,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因素除了有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外,还包括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而这些风险因素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排行。我查阅了多个临床回顾性的分析文献,发现其排行波动较大。只能说以下这些都是较为严重的危险因素,而不能说这个一定更危险,那个不太危险,哪个都不能掉以轻心: “三高”: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 吸烟: 目前在心脏性猝死者中,吸烟是非常常见的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者: 酗酒、暴饮暴食、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 不良生活方式者: 工作忙碌、熬夜、锻炼少、身体肥胖、或者锻炼不当,过度剧烈锻炼等; 工作、精神压力过大者: 往往会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梗。 所以,想要避免悲剧的发生,除了要定期体检,检测是否患有心脏相关的疾病以外,还要改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本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医生翟琳博士进行科学性把关 本文编辑:ambergchen 关注【较真】,获取更多靠谱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