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花1分钟注册,更多海淘保健品信息等着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https://new.qq.com/rain/a/20230828A08LKX00
人类探索癌症的路总是漫漫。 从来没有一种疾病像癌一样令人恐惧。 它把不幸缝进人类的基因组,以众病之王之姿,凌驾于一切生命。以至于全人类要拿出每一丝力量与之搏斗,苦寻治疗之法。 今天,我们要给你讲一个故事,关于一次人类与癌症斗争史上的伟大胜利。 一群中国医生把毒药变成了解药,从砒霜中找到了治疗白血病的希望。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经白血病里最凶险和致命的类型,竟然因为砒霜,治愈率达到了 90%。 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癌症偏方,是毒是药? 上世纪 70 年代,黑龙江林甸县民主公社,一个神奇偏方正在疯传。 「据说能治癌症」。 这种偏方由三种剧毒物质组成:汞、砒霜和蟾蜍的毒腺分泌物。就拿砒霜来说,这种学名为「三氧化二砷」的物质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毒药之一,极易被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吸收,哪怕只是接触粉末或气体,都会产生中毒反应。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肝癌、宫颈癌、食道癌……绝望的病人从哈尔滨、北京、上海等等大城市赶来这个僻静的农村。 小小的卫生所好像一座诺亚方舟,门前的人正在等待最后的救命船票。 有药能治癌症的传言越来越广,当时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剂师韩太云也听到了这个传说。 正在医疗巡回中的他来到林甸县考察,在发现的确有病人好转后,他将这三种物质提取成注射液,按年月命名为「713」溶液,亦称「癌灵」。 「癌灵」似乎真的有作用。据当时的一些患者回忆,注射后病情有所好转,肝癌患者的肝不疼了,宫颈癌患者的分泌物减少,大肠癌患者的便血也减少了。 然而,幸运的只是少数,「癌灵」并没能成为更多人的救命「神药」。 因为不知道具体是其中的哪种成分,对哪种癌症有效,只能打了再说,听天由命。而且由于注射剂本身的毒性巨大,很多人连副作用都难以熬过。 「能治癌症」的传言逐渐平息。 那点攻克癌症的小小火光,好像又熄灭了。 科学验证:从偏方到药物的第一步 虽然「癌灵」的神话幻灭,但这种药物并没有被放弃。 到底为什么有些患者真的被治好了?三种毒物到底是哪种起了作用? 带着这样的问题,与韩太云在一所医院的张亭栋也来到了林甸县。 当时中外都已经有了不少用砷剂(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尝试,但都没有定论。比如国外曾用砷和放射疗法治疗白血病,但后来被其他化疗手段彻底替代。中国也有学者在五六十年代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但也没找到具体如何起效。 1972 年后,团队将「癌灵」的研究集中于自己深耕多年的白血病疗法上,决心用分组实验的办法挨个验证,找到三种药剂起作用的原因。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他们把病人先分成两组,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治疗: 第一组用砒霜 + 汞; 第二组用砒霜 + 蟾蜍。 结论发现,两组药物都有效,但也都有点毛病。第一组的问题在肾脏有损害,考虑到汞会影响肾功能,原因基本确定。第二组的问题在血压升高头痛难忍,这显然是蟾蜍的问题。 在更加精细化的试验后,他们最终决定舍弃蟾蜍,确定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是主要的起效药物。以三氧化二砷辅助微量汞的方法制成药剂,即「癌灵 1 号」。 至此,探寻白血病治愈之路的第一小步迈出。黑龙江农村里的偏方「癌灵」升级为「癌灵 1 号」,更安全,也更有针对性。 1973 年,团队的第一篇文章发表。文章明确提出,6 位白血病病人在使用「癌灵 1 号」后都有好转。这是国际上最早临床应用「癌灵注射液」的文章。 图片来源:中国知网 希望的火光越来越亮,团队捷报频转。 1974 年,17 例白血病患者的病情不同程度上有缓解,甚至有些人达到了完全缓解。 1976 年,5 例急性白血病病情全部得到缓解。 1979 年,1 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病情完全缓解达到 4 年,另一例达到 3 年。 也是在 1979 年,团队总结了接受「癌灵 1 号」疗法的 55 例急性白血病病例。所有人都有改善,其中 12 例的病情完全缓解。 一篇篇论文里的数字,也是一个个重新燃起生之希望的患者。 他们用一次次实验,不断刷新着医学界对于白血病治疗的认识。 继续研究:明确效果,获得认可 研究还未结束。 1979 年,团队在总结 55 例急性白血病病例时进一步指出,「癌灵 1 号」中最有效的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原来偏方中的砒霜。 而针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癌灵 1 号」对于似乎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最为显著。 为了证明这一猜想,团队以此为目标再次进行反复的临床验证。 在不断地实验中,「癌灵 1 号」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越来越显著。到 1991 年,「癌灵 1 号」已经治疗了 32 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其中 19 例完全缓解。 1997 年,一位用癌灵 1 号治疗的患者已经存活了二十多年。 至此,那个在黑龙江农村流传的偏方之谜近乎揭开。不是以毒攻毒起了作用,而是三氧化二砷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特别的疗效。 关于白血病的探索仍在继续。 前人的研究为后人铺路,三氧化二砷与国内另一学者王振义发现的药物联用,最终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达到了 95% 之多。现在,这种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的治疗共识。 这再也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绝症」了。 2020 年 12 月 24 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卢敏和牛津大学 Xin Lu 领衔的研究团队在 Cell 子刊 Cancer Cell 上发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砷剂在治疗结构突变型 p53 癌症中的巨大的潜力。 图片来源:Cancer Cell 从民间流传的偏方,到全世界承认的救命「神药」,这是一代代医者,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出来的胜利。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一次又一次实验,失败,一次又一次失败…… 以证据为灯,他们终于一点点照亮了与白血病对决的迷途。 致谢:本文由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儿外科副主任医师 李清晨 专业审核 策划:丁哥哥 | 监制:Feidi,小邱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作者:老 k 参考文献: [1]饶毅, 黎润红, 张大庆. 化毒为药: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疗作用的发现[J]. 中国科学, 2013, 043(008):P.700-707. 丁香园是面向医疗从业者的专业平台,以「助力中国医生」为己任。在丁香园,可以和同行讨论病例 ,在线学习公开课,使用用药助手等临床决策工具,在丁香人才找可靠医疗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