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家园 - 海淘GNC/高血压/糖尿病/减肥等保健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研究:辉瑞神药对人体的危害远超新冠病毒,到底是...

[复制链接]

6705

主题

2万

帖子

1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1568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30 10:3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只花1分钟注册,更多海淘保健品信息等着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https://new.qq.com/rain/a/20231126A02KNG00
网络上最近有一篇神文,标题是《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该文章指出,国外使用非常广泛的一款新冠疫苗,不但不是神药,反而是毒药!在注射之后,会导致12种疾病的发生。
这听上去非常恐怖!就好比几个世纪前照相机刚问世不久,有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听说只要被这小东西喵一下,魂魄就会被摄走!
那么,网络神文所谈及的这些恐怖事件及所谓的“证据”,该如何理解呢?
一、关键的研究论文是什么?
要分析一个结论靠不靠谱,必须要看数据的来源是否靠谱。
神文的主要依据,是一篇国外的论文。神文没有直接给出论文的来源,只提到是“2022年9月5日,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收录的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赛内夫等人联合发表”。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应该是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到该网站用“赛内夫”检索,没有查到任何论文。这也不奇怪,NCBI是一个英文的数据库,且没有AI加持。用一个翻译成中文的名字来搜,自然搜不到什么。
在网络上进行搜索,确实发现了这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赛内夫。根据Medium.com 网站上Eric Huang所调查的结果,塞内夫的全名应该是“斯蒂芬妮·塞内夫”(Stephanie Seneff),是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与人工智慧实验室(CSAIL)的一位资深研究员。
塞内夫在1985 年获得电机和电脑科学博士学位,所以专业应该是计算机。但是,她早期的研究也涉及了生物学,主要是使用计算模型及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来进行基因预测。在2011年后,塞内夫博士的研究兴趣转移到生物医药,尤其关注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Eric Huang指出,塞内夫“发表的文章多具有极大的争议、刊登的期刊也普遍影响力偏低。她自2011年起在健康方面研究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她几乎都只是看到一些相关性就做出因果的推断,中间极度缺乏了验证的过程。“
相关性的研究很重要,但是相关不等于因果,如果不能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就会陷入“公鸡打鸣导致天亮”的认知误区。醒醒把,都21世纪了。
二、神药使用后的两大“恶果”,是不是真的?
神文中提到: “赛内夫等人联合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大规模注射辉瑞神药会导致两大恶果:一是I 型干扰素信号传导传输受损;二是吸收神药中纳米脂质材料中的纳米分子的免疫细胞将大量含有刺突蛋白的外泌体释放到人体内循环中。“
第二个所谓的“恶果”,其实就是疫苗的目的。不管是mRNA疫苗还是灭活疫苗,都是想把病毒的抗原输入人体里,让免疫细胞进行识别,从而能够产生中和抗体,或者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免疫细胞。所以这算不上是什么“恶果”。
有人可能担心这个刺突蛋白会有某种坏作用,但是疫苗给人体提供的刺突蛋白其实数量极少,相比之下,在病毒感染之后,如果病毒在人体里大量扩增,才会有大量的刺突蛋白。所以,如果害怕刺突蛋白可能会有的“坏作用”,更需要接种疫苗,从而能控制病毒的感染,限制病毒的扩增。
那么,第一个“恶果”,是不是真的恶果呢?
根据Eric Huang的线索,查到了Stephanie Seneff在2022年的一篇论文[1],发表于《食品与化学品毒理学》杂志。该论文确实表达了一个观点,认为mRNA疫苗会“引起I 型干扰素信号传导受到抑制,导致天然免疫反应受损”。
该文章主要是综述性的,关于“I 型干扰素信号传导受到抑制”的证据,是文献中已经报道过现象,即“病毒感染后患者中干扰素表达增加,但是接种疫苗者中却没有这个现象”。
问题来了,既然之前已经有人报道过这个现象,为什么之前的学者没有得到“干扰素信号传导受到抑制”的结论,塞内夫却得到了这个结论呢?难道是一个重要的结论完全被忽视了吗?
真相其实很简单:干扰素的表达增加,其实是人体对于病毒入侵后的反应,是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的机制。感染越严重,免疫系统就会表达越多的干扰素,目的就是为了尽快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注射疫苗,虽然是模拟感染,但并不是真的感染,注射疫苗之后人体的反应,自然不可能和病毒感染之后完全一样。
这就像“消防演习”和火灾救火的区别,消防演习只是训练,没有真的对建筑物浇水灭火,如果我们由此得出“消防演习会导致消防水枪不畅”的结论,那就有点儿可笑了。
三、mRNA疫苗会不会导致12种疾病?
网络神文中说mRNA疫苗会导致12种疾病,塞内夫的文章也提到mRNA疫苗“会导致癌症和感染的风险增加”。在塞内夫的文章中,直接引用了美国“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系统”(VARES)2021年所收集的数据,表明绝大部分涉及心脏、肝脏的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都跟新冠疫苗有关。
这里有两个背景知识需要了解。第一,VARES所记录的是消费者在接种疫苗后自己报道的不良反应,并没有经专业机构核实。这些“不良反应”,即便真的发生了,可能跟疫苗接种有关,也可能只是偶合事件,跟疫苗没关。
第二,在2021年,美国有上亿人接种了新冠疫苗,比例远远大于其他疫苗。因此,VARES数据库里大量的“不良反应”都与新冠疫苗有关,这一点都不奇怪。关键问题是,这些“不良反应”只是偶合事件,还是真的跟接种疫苗有关?
由于“不良反应”事件在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中也会发生,不能因为接种疫苗之后发生这些事件,就简单地认为他们都跟接种疫苗有关。打个比方,不能因为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的人都吃过饭,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吃饭有很多不良反应!
要表明这些“不良反应”事件跟疫苗有关,需要比较发生率。如果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某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没有接种疫苗的人,那么这就有可能是疫苗导致的不良反应。
针对塞内夫的文章,有专业人士也提出了质疑,在《食品与化学品毒理学》杂志上以“致编辑函”的形式发表[2]。该质疑指出,塞内夫夸张的观点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但这些观点并未得到引用文献的支持,所提出的机制依赖于一系列不可能且未经支持的假设”。
比如,塞内夫的文章认为各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明确的数据所支持;与此相反的是,各国的指南也仍然强烈建议癌症患者接种疫苗。
2023年,发现mRNA修饰技术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以表彰他们在mRNA疫苗上做出的突破性贡献。
疫苗有没有副作用?肯定会有!人无完人,疫苗也没有100%安全的产品。但是神文和塞内夫文章里提到的大部分“不良反应”,其实并没有证实是mRNA疫苗所导致。
即便是已经证实的副作用,如青少年在接种疫苗后发生的心肌炎,几率也很低,远低于新冠感染后的心肌炎发生[3]。对1.64亿剂次mRNA疫苗接种的数据分析表明,虽然辉瑞/BioNTech疫苗带来24例心肌炎的发生(18-35岁人群),但是避免了2800例因新冠感染而住院的病例。既然疫苗的利大于弊因此,也不能因为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就不打疫苗。
四、神文说某瑞神药的利润率1000%,体育老师都笑了
需要指出一点,神文里说到的这款mRNA疫苗,其实在中国内地并没有获得批准。所以,不管这款疫苗有多少副作用,其实跟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什么关系。
国外有很多反疫苗的人士,逢疫苗必反,自然会出现很多阴谋论。那么,一个国内的账号,面对的又是国内的粉丝,花大量的笔墨和时间去渲染一款跟绝大部分粉丝都用不上的疫苗,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一个明显的感觉是,这样的文章并不是为了科普某种知识,其实只是为了宣泄某种情绪。尽管网文会用上一些专业术语,甚至引用“专业”杂志发表的论文,但是从证据到结论都经不起推敲。
比如说,神文中说某瑞公司2021年“以35亿美元的成本实现了360亿美元的收入,毛利润高达1000%”,先不谈35亿、360亿美元这些数字是否准确,先说说“毛利润高达1000%”是个什么鬼?
查了一下,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扣除与销售直接相关的成本后所剩下的金额,毛利润率是指毛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换句话说,毛利润率是毛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毛利润不可能超过销售收入,因此,毛利润率也不可能超过100%。
但是,如果不把毛利润率夸大到1000%,也就达不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所以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就是:神文只是为了宣泄一种情绪,你要跟它认真,你就输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参考文献:
[1]       S. Seneff, G. Nigh, A. M. Kyriakopoulos, and P. A. McCullough, "Innate immune suppression by SARS-CoV-2 mRNA vaccinations: The role of G-quadruplexes, exosomes, and MicroRNA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vol. 164, p. 113008, 2022/06/01/ 2022.
[2]       J. Barrière, F. Frank, L. Besancon, A. Samuel, V. Saada, E. Billy, et al., "Letter to Editor “Innate immune suppression by SARS-CoV-2 mRNA vaccinations: The role of G-quadruplexes, exosomes, and MicroRNAs”: Important concerns on the validity of this article,"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vol. 178, p. 113897, 2023/08/01/ 2023.
[3]       B. Heidecker, N. Dagan, R. Balicer, U. Eriksson, G. Rosano, A. Coats, et al., "Myocarditis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e: incidence, presentation, diagnosis, pathophysiology, therapy, and outcomes put into perspective. A clinical consensus document supported by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and the ESC Working Group on Myocardial and Pericardial Diseases,"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vol. 24, pp. 2000-2018, 2022/11/01 20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Michaelr的海淘家园   

GMT+8, 2024-12-22 20:50 , Processed in 0.07240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Web Analytics